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 赵宪成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下逆势反攻。回首上半年,港股主要经历了两轮上涨。第一轮发生在一季度,主要是春节后Deep Seek火爆出圈带来国内AI领域发展突破的机会,市场围绕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展开了一轮积极布局。
第二轮发生在二季度,特朗普向全球掀起贸易战的背景下,港股于4月7日跳空低开,但中美对抗因为美国态度转变而迅速趋缓,市场快速消化中美关税战的预期,辅以国家队积极的稳市场措施,恒生指数于4月9日筑底并开始快节奏反弹。
同时,美元快速贬值并触发了港币的强方兑换保证机制,令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抛售港元,显著强化港股流动性环境。资金面,A股市场权重股纷纷赴港上市,意味着港股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提升,内资外资轮番成为做多主力。
总体来说,上半年港股的上涨是基本面与资金面共振,内资与外资在中国资产上形成看多共识的结果。
从估值上来看,在港股反弹后,恒生指数的估值回到了偏高的位置。但市场上仍然能找到许多优质的结构性机会,比如科技、互联网、港股通消费。展望2025年下半年,对于相对收益目标的投资者,我们依旧乐观:虽然恒生指数的估值处在近几年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联网企业仍有比较充分的上行空间。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2025年的EPS增速预期大约是35%,ROE预期大约是14%。相比之下,国内沪深300的EPS增速预期大约是6%,ROE预期大约是11%。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优异的结构性机会,当时间拉长,基本面对股价上涨的驱动能力可能会更加明显。
具体来看,以下行业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一是科技板块。港股科技板块拥有许多成熟、稳定且盈利能力强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由于行业轮动,它们目前不是市场最为聚焦的板块。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它们优秀的基本面表现以及更高的估值性价比。
二是红利板块。红利板块是应对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较优板块。一方面,它们的主要成分包括银行、能源、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是享受基本面表现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地稳定性,石油还额外受益于地缘冲突的变数;另一方面,它们有望通过派息创造投资收益,淡化股价地潜在波动。
三是新消费板块。中国文化输出背景下,新消费的出海给相关公司提供了充裕的发展空间。
关于后续影响港股走势的不确定因素,首先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战。目前中美贸易战暂时有所缓和,但在未来90天暂缓之后仍然存在较大变数。中美贸易如果发生硬脱钩,仍有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其次是国内经济基本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国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物价上涨缺乏动力,企业利润率面临不确定性。后续物价加速上涨仍有待观察。
最后是海外流动性与风险偏好。贸易战和国际军事冲突加剧了美国商品物价加速上升的风险,令美国进入滞胀状态乃至衰退的概率上升,将打击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