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YT-828诞生背景
这款索尼全新高端传感器的诞生,离不开国产CIS厂商为了拉高动态范围所做的关键刷分操作——在宣传所谓的单曝光HDR技术时有意融入VS帧,从而实现各种PPT碾压索尼的壮举。
例如早在2023年就发布的豪威OV50H,小米当年在首发之时,曾高调宣传其动态范围高达13.5EV——较一英寸老贵IMX989提升八倍之多!
但小米不会告诉消费者,这个动态范围是基于 DCG-HDR 单曝光的两帧融合与多曝光的 VS 超短帧之结合而生(下图所示),从此机圈影像便开始进入卷动态范围的刷分之旅了。
既然老法师的初代手机一英寸传感器IMX989,由于开启不了 DCG-HDR 而被羞辱,那就来个技术大升级的二代手机一英寸传感器LYT-900,最终以14EV的动态范围成绩力压OV50H。
这时候的索尼还很单纯,依然坚持单曝光HDR融合结果方能称为“原生动态范围”,所以其于技术升级路上还在老老实实地提高满阱容量这个影响动态范围的最基础因素,并在逻辑层制程工艺大升级基础上放心开启 DCG-HDR 这个关键功能。
结果这个动态范围之冠的位置还没坐热,两个多月后随荣耀Magic6至臻版诞生的豪威OV50K,就基于LOFIC技术将动态范围提升至15EV!只不过这个成绩也是融入了VS帧的结果(下图所示)。
纵使如此,老法师依然没想依靠VS帧去提高所谓的“原生动态范围”,而是联合蓝厂祭出了基于“三转换增益”即TCG技术的LYT-818,最终将动态范围提升至自家阵营最高的14.3EV!
结果步入2025年后又一个国产CIS高手崛起了——华为携手思特威直接首发国产首款一英寸传感器,并基于TCG技术将动态范围刷新到了16EV的新高度!此后小米17 Pro系列又在思特威基于LOFIC技术的高端产品帮助下,将动态范围进一步拓展至16.5EV。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老法师就算将TCG技术应用在一英寸产品上依然在动态范围方面追不上国产友商,于是索尼只能低下头将VS帧也利用起来,这才诞生了动态范围近17EV的LYT-828。
2,LYT-828技术亮点解析
乍看起来,LYT-828好像仅仅只是LYT-818在HDR融合中加入了VS帧的小改款,但实际却并没那么简单。原来,为了最好的HDR融合效果,老法师还引入了全新的 Loss-Less Exposure 技术。
在没引入这项技术之前,为避免重置快门模式转换期间的画质下降,快门操作需等模式切换完成之后方能进行。
针对于此,索尼便引入了配备校正电路的 LLE 模式转换功能以防止画质下降,从而使得跨操作模式实现理想快门拍摄成为可能——这便为融合VS帧的 Hybrid Frame-HDR 功能扫清了一大障碍。
此外,以往为了给智能手机设置帧长,传感器客户必须自行计算该参数。而 Hybrid Frame-HDR 功能由于结合了两种工作模式,因此传感器客户计算帧长的工作极为复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法师还给LYT-828配套了传感器客户熟悉的名为 LBMF 之多帧HDR功能(即低空闲多帧合成),该功能仅需设置多帧图像的帧长即可自动计算各单帧的帧长。
于是便可以看到在 Hybrid Frame-HDR 模式下,通过设置多帧的帧长传感器内部即可自动计算包括 Loss-Less Exposure 扩展曝光时间在内的各操作模式帧长,可谓极大提升了易用性。
以上所述便是黑厂极力宣传的“瞬时三曝光”之技术基础,此外还宣传说这是“双方重新设计逻辑电路”之结果。于是便可以看到,贡献了VCS技术的蓝厂拿到首发,而黑厂在其后也得以享用。
另外,LLE 技术在提高曝光控制自由度的同时,还由于能在 DCG-HDR 帧开始读出的时候便开始曝光VS帧,因此极大减少了等待时间从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这样便能进一步改善信噪比。而且基于此技术特性,运动伪像的问题也获得极大改善。
最后,HF-HDR 技术在变焦模式下也可以通过切换到全分辨率模式来维持动态范围。反观 LOFIC 传感器,若要在变焦时实现ISZ效果便无法开启 LOFIC HDR,所以便有了下图的红圈小字部分。
3,LYT-828其它优势解析
老法师在介绍LYT-828的时候,还不厌其烦地介绍了那些LYT-818就已拥有的技术亮点,可见在国产友商崛起的大背景下索尼也接地气了,不再是以往那一副你爱要不要我爱答不理的高冷形象。
例如那个 Always HDR 就是老功能了,其通过设法降低传感器,特别是逻辑电路的功耗,从而让HDR功能能够实现持续使用——不管是拍照、预览还是视频界面皆有同样的HDR效果。
还有就是UHCG功能,其如下图所示在以往的DCG电路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粉圈所示的超小电容,实现了超高转换增益从而大幅减少了暗光拍摄的噪点,并提高了传感器的色阶表现力。
另外还因为超小电容的加入,以往因为信噪比跳变原因无法继续拓展的16:1行业极限转换增益比值,终于可以得到拓展了。
老法师的分配方案是全新的64:8:1三转换增益比值,也就是说以往在DCG电路中担任小电容角色的那个如今已经升任中电容角色,最终TCG电路中的最大转换增益比就提升至惊人的64:1!
除此之外,就是老法师不愿赘述的其它硬件特点了。像12bit ADC和22nm制程工艺逻辑层这两个看齐老大哥LYT-900的硬件特性,就是其实现超高动态范围和超低功耗的配套基础。
还有比较基础的 MCSS 技术,其可以配合LYT家族的全体成员实现多摄像头之间丝滑切换,同时还能保持低功耗。
4,三星HPB解析
最近火热的未上市传感器型号除了索尼LYT-828外,还有蓝厂狂推的三星HPB。之前估计是蓝厂觉得大家都用其首发的HP9太没排场,这才又定制了这款代表 Blue 意思的“B”尾缀独享型号。
于是这款HPB除了具备HP9的高信噪比(高折射率微透镜)和高效E2E算法优势外,还融入了蓝厂独有的VCS技术,并强化了读出速度。
这就意味着其信噪比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对焦性能和视频表现亦能因此而受益。这还是相较于同级的HP9而言,若其对比的是HP5这些中端传感器,其综合优势还将得到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