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芜湖9月7日消息(记者徐鹏)盛会四载为何始终 “落子” 芜湖?赛道突围芜湖有何“破局之策”?十年深耕又交出怎样的“发展答卷”?随着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启幕,这些问题的答案,正藏在这座城市深耕低空经济的实践里。
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当万亿级低空经济赛道正式鸣枪,芜湖以“破圈”之姿走出的特色路径,不仅彰显着城市发展的强劲活力,更勾勒出其领跑低空经济新蓝海的无限可能。
一问:
盛会四载为何始终“落子”芜湖
本次大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场景创新引领 安全有序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开幕式和主报告会外,大会还将举办十余场平行论坛,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
大会还设有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室内外展区。室内展突出“整机生产—部件配套—维修保障—场景应用”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分设通航有人机、无人机、核心部附件、大飞机产业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5个展区。室外展全方位则呈现“制造新品、基建应用”一体化技术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2022年以来,芜湖连续第四年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彼时,低空经济被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而当年的首届大会,更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以低空经济为主题的综合性大会。
“芜湖造”飞行汽车(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为何选择芜湖?实际上,早在2013年底,安徽省、芜湖市便已将芜宣机场和航空产业“落子”湾沚区。到2022年时,芜湖就已形成涵盖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领域,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核心项目近200个。
首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的举办,不仅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芜湖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印证。
二问:
赛道突围芜湖有何“破局之策”?
低空经济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芜湖之所以成为此赛道的一匹“黑马”,得益于它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事实上,自 2013 年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起,芜湖市便开始前瞻规划,全力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彼时,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刚刚起步,低空产业的概念尚未兴起。
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以产业立市,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制造业 41 个工业大类中,芜湖涵盖 38 个;船舶、汽车、轻轨等领域的制造业工艺、人才、技术历经多年沉淀,为芜湖 “拥抱蓝天” 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芜湖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风口,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建设航空器综合维修、通航运营、临空经济和空港物流四大板块,形成以芜湖市湾沚区为产业核心区的“一核两中心”的产业集聚格局。
何为“一核两中心”?这实则是全域发力发展低空经济的生动体现。
芜湖市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以湾沚区为产业核心区、依托航空产业园大力发展航空研发制造外,还以鸠江区为维修保障中心,以弋江区为航电研发中心。同时,无为市专注航空电缆,南陵县依托无人物流,繁昌区瞄准航空增材制造,镜湖区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为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提升人才集聚度,芜湖聚焦“才赋航空新城”,实现领军人才、C类人才梯次引育;依托中公芜湖航院探索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借势借力展会论坛,推深做实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发挥“芜湖航空”品牌乘数效应。
三问:
十年深耕交出怎样“发展答卷”
“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聚焦聚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告诉记者,目前芜湖已集聚产业链规上企业近200家,形成了涵盖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低空运营等全产业链,“不出芜湖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
芜湖还入选国家首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在业内赢得“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赞誉。去年芜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营收突破460亿元、增长15.9%,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本土企业生产的飞行棋(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在创新方面,芜湖已建成低空经济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0个、其中国家级14个,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地方、行业标准540多项,在通航整机、重油航发、综合航电等多个领域接连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无人机、通航飞机率先实现核心技术100%国产化,涌现出中电科、航瑞动力、华东光电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为适应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相关应用场景也在加速涌现。芜湖落地了全国首条长距离无人机物流航线、首个长江船舶不停航配送服务,开发出长江智慧监管、观光旅游、高空消防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场景创新策源地。
宁波表示,芜湖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信心,在千帆竞逐低空经济新蓝海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技术研发、场景应用、资本对接、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天空之城’,为全国低空经济‘加速腾飞’与‘振翅高飞’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