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枝头鲜果,到全球杯中的醇香,近年来,我国咖啡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通过科技创新和品质升级,实现了从咖啡“原料供应”到“品牌输出”的转型,中国咖啡在全球咖啡版图上的地位愈发重要。
检测室里,云南省保山市某咖啡企业外贸经理徐立堃正和同事对两批即将出口的咖啡豆进行杯测,咖啡杯测是一种评估咖啡豆品质和风味的方法,要从香气、风味、酸度、甜度、苦度等多方面对咖啡进行评价打分,杯测80分是成为精品咖啡的“门槛”。
云南省保山市某咖啡企业外贸经理 徐立堃:通常来说出口咖啡的杯测,首先咖啡喝起来是干净的,一定是咖啡本身的味道,有一定的果酸和一定的回甘。
徐立堃告诉记者,在原料入库前、加工过程中和成品出库前,咖啡豆要经历三轮检测,目的是根据不同海外客户的需求筛选出更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眼下,虽然咖啡豆还没采摘下树,已经有不少海外客商下了意向订单,咖啡豆的品质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云南省保山市某咖啡企业外贸经理 徐立堃:韩国和俄罗斯的客户,实地考察我们的生产状况和产品的杯测过程,韩国客户要求咖啡烘焙完的成品率要高于96%,熟豆的缺陷率一定要控制在5%以下。
海外订单倒逼咖啡产能升级。在一个现代化咖啡生产车间里,一条新投产的冰滴冷萃咖啡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车间负责人称,为了应对咖啡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他们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要随之不断优化。
咖啡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贝哲斯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咖啡市场规模达8402.34亿元,到2030年,全球咖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078.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72%。近年来,云南咖啡产业逐步建立起了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产量与质量显著提升。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长 李晓波:云南的咖啡不仅仅是以生豆的形式出口到国外,现在有很多的烘焙豆和挂耳咖啡、速溶粉的咖啡也出口到各个国家。从原来主要的欧美、日韩为主,增加到中亚国家,甚至把咖啡卖到了非洲,是以成品的方式卖出去的,说明我们的制造水平比原来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