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 吕栋
“五年坚持换来今天,小米给所有创业者打了个样”、“昨晚去小米之家,好多拿着iPhone的人在看车,这画面五年前不敢想象”、“坚持用‘小米’做高端需要勇气,雷军这次赌对了”、“这五年小米真的脱胎换骨”.......在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结束后,不少人如此评价道。
小米五年质变,用户看在眼里,也在转化为行动。9月27日上午,小米17全系列旗舰手机首销,仅五分钟就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
不仅如此,其中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最贵的机型卖得最好,凸显消费者愿意用真金白银支持高质量的创新。
这一亮眼成绩,也进一步夯实了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不少人发出感叹,这些年从手机到汽车,从平板到家电,再到芯片、操作系统、AI等底层技术创新,小米似乎做一件成一件,在市场上大杀四方,赢得酣畅淋漓。
但只有小米知道,五年高端路绝非坦途。仅仅五年前,雷军内心还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焦虑”,前方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环伺,自身增长遇阻,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攻击。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小米不得不开启一场关于认知、方法与意志的“长征”。
五年过去,随着3nm玄戒O1芯片诞生、SU7 Ultra在“绿色地狱”纽北赛道跻身全球顶流,小米完成一场从互联网模式到硬核科技范式的华丽转身。这段“穿越至暗时刻”的征程,帮助小米彻底击碎外界质疑,站稳高端,也映射出中国科技从追随到定义的历史跨越。
从对标到跨越,小米的创新逆转时刻
提到小米的高端化,就不得不提刚刚发布的小米17系列,它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小米五年高端化之路的缩影。
我们都知道,小米早在五年前就旗帜鲜明的喊出“对标苹果”。一些人误认为,这是对苹果的简单模仿。但只有小米最清楚,对标苹果,就意味着要用全球顶尖品牌的标准来审视自身的研发、品控、体验与品牌建设,这是一种最高效的自我鞭策与能力淬炼。
事实证明,在正式对标苹果五年后,小米的产品力已发生蝶变。如果仔细审视刚刚上市的小米17系列会发现,小米少了一些跟随,多了一些创新,质感迈上了新台阶。
比如小米17 Pro系列,搭载了一块备受用户欢迎的“妙享背屏”,通过这块副屏,用户可以设置各种有趣时钟,可以实时查看航班信息、外卖进度等重要动态;也可以解决过去的自拍痛点,用主摄实现超高画质自拍;甚至还能把手机变成一台游戏掌机。
熟悉小米的都知道,2021年的小米11Ultra就搭载过背屏,领先行业4-5年。从那时起,小米持续探索背屏,终于在今年拿出了更加实用的“妙享背屏”。小米这种敢为人先的尝试,很可能会引发行业围绕背屏进行更多创新,给人机交互带来更多新意。
不止背屏,小米17系列在多个领域都展示了引领性创新。比如“超级像素”技术,在手机高像素密度OLED屏幕上,第一次实现每颗像素有完整RGB子像素,清晰度媲美传统2K屏幕,但比1.5K还省电;小米金沙江电池,含硅量16%,首次使用异形叠片电池技术,大幅度提升电池容量,这项非常昂贵的技术,目前只有苹果在用;小米澎湃OS 3新增了小米超级岛等功能,重点优化了流畅度和稳定性,和苹果的生态互联也越做越好......
毫不夸张地说,小米17系列在芯片、影像、续航等核心领域,均实现了超越常规的跨代突破。当小米17系列的背屏体验从单纯的装饰,进化为爆火的人机交互新枢纽,与AI助手、影像系统等深度耦合时,小米已不是简单对标苹果,而是正实现创新的跨越。
“穿越至暗时刻”的认知爬坡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小米高端化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