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和讯投顾娄鹏称,国庆8天假期,究竟该轻仓避险还是满仓待涨?若还在纠结这个问题,便是典型的散户思维。总结了过去10年A股数据的3条核心规律,结合当下资金政策信号,三分钟讲透过节方案,看完可避免踩坑。
先看过去10年数据隐藏的三个核心规律:其一,节前先跌后稳是常态。过去10年,上证指数节前10日下跌概率达70%,同期涨跌幅中位数为-1.24%,仅2024年因重磅政策托底出现924迅猛行情。原因在于资金担忧假期海外大跌、局势变动等风险,会提前流出避险。其二,节后上涨概率超6成,科技板块表现最亮眼。指数方面,上证指数、沪深300节后一周上涨概率超60%,中证1000飙至73%,节后前5个交易日胜率达80%,赚钱效应显著。题材方面,假期概念常“见光死”,如旅游、酒店、影视等,真正能上涨的是科技板块,2023年节后半导体涨18%,计算机、电子等科技方向过去10年平均涨幅达12%。其三,节前最后三天是关键窗口,越临近假期上涨概率越高。过去10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这是因为避险资金撤离后,剩下的资金会偷偷布局节后行情,市场反而容易企稳甚至上涨。
再看2025年现状,有三大变量不可忽视:其一,聪明钱重仓大科技。近日市场震荡加剧,但电子、通信板块净流入超130亿元,北向资金重点布局大科技相关ETF,且美联储如期降息,历史数据显示预防式降息后A股和港股上涨概率超70%,外资回流动力足。其二,政策方向明确,支持科技并购,力推新能源汽车下乡,固态电池、AI算力、机器人等领域被重点盯紧,科技是明确主线。其三,市场成交量给力,成交额始终稳在2万亿以上,有量就有行情。虽指数之前上涨后在3700 - 3900点区间震荡,但全A指数PE处于历史67.7%分位,不算极端高估,无大跌基础,震荡洗盘后仍有突破向上预期。
结合上述信息,国庆行情关键不在于满仓赌或空仓逃,而在于选对方向、控好仓位。当下资金政策都指向大科技,尤其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方向,节前即便有调整也是布局机会,完全空仓可惜。但假期海外若有黑天鹅事件,满仓也不行,市场缺的是保住本金的机会。最稳妥的做法是留好3 - 5层底仓,重点布局大科技、芯片、半导体、AI硬件、AI算力、电池等,避开旅游、酒店、影视等假期受益概念,剩余仓位作为机动仓。等假期消息出来,节后看量能走势再决定加仓还是观望。如此布局,节后若涨有底仓跟上,不至于踏空;若假期出坏消息,节后调整也不会亏太多,企稳后还有机动仓可补,怎么都稳。关于国庆行情的应对思路就聊到这儿,现在心里有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