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高盛指出中国软件市场在2025年二季度延续了AI原生应用的强劲发展势头,智能代理(AI Agent)、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高盛指出中国软件市场在2025年二季度延续了AI原生应用的强劲发展势头,在AI基础模型和应用领域,AI厂商正从基础集成阶段向使用特定用例的更高级别LLMs过渡。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7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出,智能代理(AI Agent)、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AI智能体崛起:企业软件的新一代交互入口
报告指出,AI智能体正从边缘设备和企业内部讨论的概念,快速演进为可商业化的产品。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AI+”,而是有望成为企业和知识工作者的新型用户界面,核心能力在于能够响应甚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自主规划并完成工作流。
高盛举例表示,私营公司Manus已在2025年3月推出了通用AI智能体,能独立完成简历筛选、房源搜索等复杂任务,并给出了每月39美元的定价方案。
此外,软件供应商正在加速将AI智能体集成到其专业平台中。
例如,金蝶在5月份推出了财务、差旅、招聘等5种专用AI智能体;美图也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AI智能体,以优化其娱乐和生产力工具的用户体验。
企业端AI需求坚实,但消费端变现挑战巨大
高盛对4月下旬至今的企业应用项目中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5年二季度项目势头稳健。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以DeepSeek R1为代表的基础模型发布后,显著刺激了国有企业、学校和政府客户部署私有化AI模型的需求。
从具体项目来看,AI模型部署项目的整体规模普遍大于其他ERP或系统升级项目,因为其中常常包含计算硬件等集成解决方案,推高了合同价值。研报举例具体中标案例:
尽管AI应用在企业端的需求坚实,但高盛提供的数据揭示了消费端上商业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多模态模型升级,EDA/IP软件本土化提速
高盛指出,AI厂商正持续推动多模态模型向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更长上下文的方向发展,而EDA软件国产化的提速更是成为了AI厂商中一个确定性的增长赛道。
AI厂商在多模态AI模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阶跃星辰、Minimax、ModelBest等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发布了升级版多模态AI模型。这些模型专注于图像、视频、音频和3D内容的生成和编辑,在效果上朝专业级水准发展,同时降低计算成本和准入门槛,提升质量:
与此同时,EDA软件作为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本土EDA供应商在2025年二季度加速新产品发布,以抓住模拟/数字无晶圆厂和代工厂客户日益增长的本土化机遇。
华大九天发布了升级版寄生参数分析工具和用于混合信号SoC的Liberal IP工具;九同方(私人公司)推出数字仿真和验证工具,并宣布在2025年6月为特定客户提供试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