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
尽管被蚂蚁集团旗下的AI健康应用AQ公开质疑已近两周,且遭到部分媒体公开点名质疑,但饱受质疑的量子能量手环产品依然随处可见售卖,且依然挂在生产商的官网上。
8月28日,AI健康应用AQ公开质疑量子手环治百病的说法是骗局,随后更有媒体在公开报道中直接点名了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的生产商卫康生物。但即便是淘宝已经对部分涉嫌虚假宣传的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但如果用“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各电商平台上依然有许多网店在进行产品销售,卫康生物的官网上依然展示着相关产品。
“如果卖的时候有虚假宣传,那电商平台肯定会封,也已经封掉很多了。但如果说他只是正常售卖一个手环,没有夸大产品的效果,这其实我们也没有特别多的理由不让他卖。”某电商平台的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症结或许就在于此,不论是卫康生物官网上的产品展示,还是目前能够搜索到的产品销售链接上,都没有提及产品有医疗功能。而大量的虚假宣传,往往是通过销售人员的私下沟通传递给消费者的,这往往成为消费者维权时的难点。
蚂蚁集团旗下AQ公开质疑量子手环
今年8月28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通过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打假黑板报,称“量子手环”治百病是骗局。该文章称,量子手环属伪科学产品,不建议购买或依赖。
这篇文章对相关产品在宣传时使用的“骗子话术”进行了明确的批驳。对于宣称这是“美国8号实验室二十年科技结晶”的说法,文章称这极可能是伪科学骗局,该实验室及人物存在高度虚构嫌疑。对于“全息芯片每秒高频震动1亿次”的说法,文章指出这缺乏科学依据,物理上每秒抖动1亿次,早就发热、烧坏,甚至爆炸啦!对于“手环全息芯片中储存数百种中草药”的说法,文章指出这是伪科学,现代医学中没有任何技术能通过非接触方式传递中草药的治疗作用。对于“佩戴量子能量手环能逆转衰老”的说法,文章也指出这缺乏科学依据,目前医学界尚无任何方法能完全逆转衰老。
尽管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对量子手环的品牌名称进行指名,但该公众号文章中所使用的量子手环产品照片与卫康生物生产的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的产品宣传照分毫不差。随后,更有媒体在公开报道中直接点了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和其生产商卫康生物的名字,称沃伦勒夫代理商通过线上晨会等方式,让多位自称消费者的人员分享了佩戴手环后消除病痛的经历,被消除的病症包括糖尿病、乳腺癌、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
AQ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直以来,虚假医疗广告都是危害公众健康的社会问题。8月以来,国家多部门密集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假广告等整治工作,AQ作为AI健康应用也率先响应,参与其中。
“目前正通过四大举措展开医疗打假防骗:一是上线了行业首个AI医疗打假辟谣专区,用户在AQ App输入‘打假’即可唤起,通过‘AI拍图打假’‘AI电话验真’等方式避雷骗局;联合好大夫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上线超300个名医AI分身,提供更深入的科普及问诊咨询服务;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组建‘银发打假团’,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同时也将持续提升蚂蚁医疗大模型的能力,构建一张严密的反医疗诈骗AI技术覆盖网。AQ会不定期发布《打假黑板报》,主要依据用户在AQ打假专区里提问咨询热度、反馈的虚假宣传问题等,希望通过专业AI能力帮助用户识别针对夸张的虚假宣传措辞、伪科学健康谣言等。”AQ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售卖链接依然随处可见
在量子能量手环遭到质疑后,淘宝迅速对部分涉嫌虚假宣传的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但如果用“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各电商平台上依然有着许多网店在进行产品销售。而在卫康生物的官网上,卫康沃伦勒夫手环依然展示在产品页面的第一排。
不过,现在能找到的销售链接和官网展示上,都没有相关产品具备医疗功能的宣传话语。以卫康生物官网上的产品展示为例,对紫罗兰色手环的宣传词只有“浪漫安逸、防水耐用、健康天然、优质成型”等,广告语为“戴在腕间、温润相随、伴你见证晨昏流转”。这些广告语没有任何有关医疗功能的宣传。而此前遭质疑的虚假宣传话术,目前能找到的证据几乎都只是指向该产品的代理商。一些直接把虚假宣传放到网店里的代理商账号遭到了电商平台封禁或产品下架,但那些在电商平台之外的私下渠道展开宣传的则很难被电商平台知晓和掌控。“他如果说只是卖一个手环,没有任何夸大宣传,我们也很难处理。”前述某电商平台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虚假宣传相关法律所规范的主体主要是产品的经营者,而经营则包含了直销、经销、代理等模式。若虚假宣传是经营者独立实施的行为,且生产者不知情、未授意、未参与,或生产者已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对宣传内容进行了审核、对虚假宣传进行了明确禁止,那么生产者通常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以下几种情况生产者需担责:1、生产者自身存在明显过错:若产品的生产者本身就提供了虚假的产品功效说明,或授意甚至参与了虚假宣传、那么此时生产者存在过错,很可能被认定为与经营者一起构成共同侵权,需承担连带责任;2、产品本身存在缺陷或质量问题:即便虚假宣传由经营者实施,若生产者的产品本身存在缺陷,如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等,那么生产者仍需对产品缺陷导致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3、生产者自身存在重大过失,未履行监管义务:若是由于生产者对经营者的宣传行为未尽到合理监管义务而导致虚假宣传的发生,且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那么生产者可能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康德智库专家、北京泽霄律师事务所律师汪明睿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依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第二十七条规定,直销企业对其直销员的直销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能够证明直销员的直销行为与本企业无关的除外。直销企业对其直销人员的虚假宣传行为存在知情或默许情形的,则需承担连带责任。若产品生产者在授权中明确禁止虚假宣传,并已尽合理监管义务,对产品信息、宣传内容进行合理审核,且经销商、代理商或直销人员的虚假宣传系其独立行为,与产品生产者无直接关联,那么责任主要由代理商承担。但生产者需举证证明其无过错。”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慧对本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