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4日报道认为,这场“九三大阅兵”展示了解放军最新的人工智能(AI)无人驾驶车辆、激光武器和导弹等装备,为了解中国如何重塑现代战争提供了难得的视角。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最新装备由科技进步所推动,包括AI、光学和物理学以及信息技术凸显了创新将如何塑造现代战争的未来,为未来智能系统铺平道路。
为此,《南华早报》针对此次受阅的多个装备作战群、方队中的具体装备,重点作出介绍,并点出这些装备背后所涉及到的高精尖科技领域。报道强调,正是中国近年来在多个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突破,造就了这些震撼出现在世人眼前的“神兵利器”。
报道还援引央视新闻报道指出,阅兵式展示了无人智能系统、水下作战部队、网络和电子部队以及高超音速武器,凸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日益增强的驾驭新兴技术、适应战争特征演变以及在未来冲突中取胜的能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董永在表示,这次受阅武器装备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信息化、智能化、实战化程度高,展示了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强大战略威慑实力。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视觉中国
无人装备:AI算法赋能
央视直播画面和介绍显示,此次阅兵中,我军展示了多种AI无人装备。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实现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新突破。除了这些传统任务外,无人坦克还可以与机器狗进行编队协同作战,小型越野战车甚至可以发射无人机,实现空地协同作战。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舰载无人直升机,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了未来空战新样式。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 视觉中国
在央视早前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曾展示了无侦-7和无侦-10协同作战的场景,其中一架无人机负责大范围侦察以进行初步定位,另一架则负责识别打击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忠诚僚机”无人机可以跟随隐形战斗机侦察、充当诱饵、实施电子干扰和携带武器,显著提升了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南华早报》指出,这些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硬件和算法的支持,飞行控制芯片、电池动力系统、摄像头、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提升了无人机的性能。无人机借助AI算法可以实时处理大量数据,从而实现精准决策和自主执行任务。
激光武器:打破美德垄断
此次阅兵中亮相的舰载激光武器具有精准毁伤、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可成为打造海战攻防新规则的“光之利刃”。同时,此次阅兵中首次亮相的车载反无人机装备,还包括一门小型激光炮。
舰载防空武器方队的LY-1舰载激光武器 视觉中国
总台新闻观察员魏东旭介绍,新型激光武器可以瞬间摧毁低空、慢速和小型目标,进行快速多重攻击,提高作战效率,同时降低弹药成本。
《南华早报》指出,激光武器通过产生高能光束造成杀伤。如今,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消除此类激光有害热量的方法,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无需冷却系统操作激光武器,并研制出用于高功率激光武器的新型光学材料。这些科技突破,得益于光学、材料科学和热管理等领域所取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