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2025世界清洁日系列活动在全国多地同步开展。此次的全球主题为“5%行动,100%影响”,在延续 “全民捡拾清理”传统环保实践的基础上,首次将关注视角延伸至时尚产业的环境影响领域。
作为世界清洁日中国地区总协调机构,捡拾中国特别发起 “纺织废弃物循环利用倡导计划”,推动环保行动从“末端清理”向“源头减量与资源循环”双向发力,填补了此前世界清洁日在产业级环保议题上的空白。
为了呼应今年世界清洁日“减少纺织废弃物”的核心主题,上海主场活动特别联合环保平台设立废旧衣物回收任务,将“海洋清洁”与“衣物循环”联动,为参与者打造更贴近生活的环保实践场景,让减废行动从海岸捡拾延伸至家庭日常。
纺织品生产高度依赖棉花、石油等原生资源,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能缓解纺织行业“高耗水、高耗能”问题。更关键的是,废旧纺织品若采用传统填埋或焚烧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释放温室气体,而循环利用可从末端治理环节减轻环境负荷。
联合国环境署的数据显示,每回收利用1吨旧衣物,可减少3.6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0.5吨原油及20吨水资源。然而,近年来“快时尚”商业模式的兴起,催生了“频繁购买、快速淘汰”的消费习惯,直接导致全球废旧纺织品快速增长。
在前期启动的“环保先锋行动”招募中,已有 20%的参与团队将实践重点聚焦社区衣物回收与改造再造,形成 “公众参与、产业减废”的联动雏形。
“时尚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其环境代价远超公众认知。”世界清洁日中国区总协调王子人提出,全球每秒钟就有一整车衣物被送入垃圾填埋场。在流入海洋的微塑料污染中,11%来自纺织行业废弃物,使其成为第三大微塑料贡献源。
今年上海主场活动所使用的物料基本为循环再生材料制作,强化了 “零废弃”实践。现场指示牌源自海洋漂浮木回收改造,参与者任务卡由往期公益活动遗留纸张再生制成,完赛奖牌则是塑料瓶盖回收再造的环保产品,从物料源头实现 “零新增废弃”。同时,本次活动没有用喷绘布作为背景板,而是使用了蓝晒布和帆布制作,后期可以改造为桌布和餐垫继续利用。